试院中·少时操笔坐中庭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少时操笔坐中庭,子墨文章颇自轻。
圣世选材终用赋,白头来此试诸生。

猜您喜欢

  • 1.《岁暮宋朝·李之翰休怪年来白发新,天涯三载困埃尘。偶离沙碛穷阴地,收得桑榆老病身。对雪莫吟秦岭句,拨醅且醉汉江春。此生自断无馀事,何必区区问大钧。
  • 2.《试院即事呈诸公宋朝·余干去家策马上长河,逆旅光阴忽忽过。陈迹不堪追放浪,新才仍复委搜罗。雅谈幸有青云士,佳句宁无白雪歌。此兴非凭吟笑遣,未应能奈客愁何。
  • 3.《次徐十题承天壁韵宋朝·李彭权门嗟来食,诸郎愿操瓢。独有聘君孙,诗裁九牛腰。南州翁仲泣,祖风端未遥。汉庭给扶人,进随退晚朝。凌烟在何许,潘镜二毛彫。抱瑟懒来齐,啜羹常见尧。与子同臭味,何时...
  • 4.《军中秋夜感赋明朝·王沂(南海)剑拂寒光子夜秋,屯云戎马尚淹留。时催雁字归炎极,谁补龙章侍冕旒。天宇渐清尘土梦,秋声偏动野人讴。月明自是孤吟侣,迢递何心上庾楼。
  • 5.《溪上明朝·王继统缘流信所适,倚棹溪之滨。新月淡如我,晚山青向人。孤蒲微戢戢,烟浪细鳞鳞。露下可云返,凉风吹葛巾。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