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正之·南游忽忽与谁言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南游忽忽与谁言,共笑谋生识最昏。
万事百年能自信,一箪五鼎不须论。
友中惟子长招隐,世上何人可避喧。
千里秋风相望处,皖公溪上正开樽。

猜您喜欢

  • 1.《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唐朝·李白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称英雄。小节岂足言,退耕舂陵东。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一朝乌裘敝,百...
  • 2.《题李伯时画黄知命骑驴图宋朝·邢居实长安城头乌夜栖,长安道上行人稀。浮云卷尽暮天碧,但见明月流清辉。君独骑驴向何处,头上倒著白接䍦。长吟搔首望明月,不学山翁醉似泥。到得城中灯火闹,小儿拍手拦街笑。...
  • 3.《即席和焦贯道宋朝·陈渊马上无端骨肉消,老来功业正寥寥。便须举白追年少,莫恨红妆不我饶。
  • 4.《题东林饯别图明朝·甘学巢禹人间共一堂,交情到此羡相忘。天南春早停云思,蓟北秋宵坐月光。今古几人曾下榻,江山留句入奚囊。他年我亦腰横玉,不识重来望帝乡。
  • 5.《江上明朝·李桂鲤鱼风起荻花秋,露压蒹葭水不流。何处津亭夜吹笛,白云溪月总关愁。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