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二首·渐老偏谙世上情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渐老偏谙世上情,已知吾事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肋力求田岂为名。
高论颇随衰俗之,壮怀难值故人倾。
相逢始觉宽愁病,搔首还添白发生。

猜您喜欢

  • 1.《美人赋汉朝·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美丽闲都,游于梁王,梁王悦之。邹阳谮之于王曰:“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悦,游王后宫,王不察之乎?” ...
  • 2.《浪淘沙·赋虞美人草宋朝·辛弃疾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 3.《贞妇元朝·陈谟时运忽复乖,兵尘昏白日。风花信所飘,安得念茵席。所悲命如叶,自誓心匪石。出即依旁舍,归斯匿深壁。凶徒肆披猖,鸡犬俱辟易。罔俾荃为茅,宁甘血成碧。哀哀八岁儿,抱母...
  • 4.《闺情复次前韵·其三明朝·江源悄悄轻寒未减衣,梨花庭院雨霏霏。落红满地春将暮,人在天涯尚未归。
  • 5.《五君咏·其三·汪户部苕文清朝·王士祯左司固简傲,狂狷乃其真。邈然望终古,岂顾世上人。轩冕讵足贵,云壑心所亲。著书洞庭上,寥寥谁问津。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