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舍弟赏心亭即事二首·槛折檐倾野水傍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槛折檐倾野水傍,台城佳气已消亡。
难披榛莽寻千古,独倚青冥望八荒。
坐觉尘沙昏远眼,忽看风雨破骄阳。
扁舟此日东南兴,欲尽江流万里长。

猜您喜欢

  • 1.《疑梦唐朝·王维莫惊宠辱空忧喜,莫计恩雠浪苦辛。黄帝孔丘何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
  • 2.《题龙兴观胡道士壁宋朝·洪朋倒生松树倚清池,日下西山鸦乱啼。隔水竹林人不到,欲寻神界路应迷。
  • 3.《会真观水帘(有晋石天尊像,又唐鬼补钟)宋朝·刘子澄观近朱陵萃列真,烟霞虽僻境长春。若非火府炼神处,安用水帘遮世尘。古像著灵多是石,补钟留迹似非人。寻源亦有桃花涧,莫是山山可避秦。
  • 4.《窣地锦裆明朝·沈受先小旦丑同上:少年生长在深闺。举步何曾出绣帏。爹爹严命怎生违。特上层楼步缓移。小生外生同上:少年一举占高魁。连中三元世所稀。长安得意马如飞。看遍曲江花满堤。
  • 5.《奉酬息园从叔送别元韵同厚石作清朝·汪仲鈖易水今成两度游,临觞无语对朋俦。钝根每愧书撑腹,坦路宁嗟命压头。水竹一年赊半宅,风霜千里绽重裘。负暄梦里谈经地,踪迹浑如旋磨牛。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