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唐公三首其二——江行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材非当世用,毂有故人推。
使节春冬换,征帆日夜开。
南游取干越,东望得州来。
试尽风波恶,生涯亦可哀。

猜您喜欢

  • 1.《契苾儿曲明朝·石珝君歌《契苾儿》,妾按龟兹舞。酒尽灯欲灭,堂前鹦鹉语。光顺门宣供奉郎,莲塘水暖双鸳鸯。象床犀簟伏熊枕,春风夜簸花枝狂。谁家少年眼如虎,犁断并州杏花雨。
  • 2.《挽孙家珏联清朝·方浚师以秀才官二千石,遇诚荣哉,曾记得风檐共草、水榭看花,何等豪情逸兴,蓦地里乡关频战伐,羡书生投笔,入参幕府,元戎赏鉴,争列剡章,抚字正劳心,讵梦中旗鹤先迎,可怜嵇...
  • 3.《偈颂一一二首·其六十四宋朝·释清远赵州不见南泉,山僧不识五祖。甜瓜彻蒂自甜,苦瓠连根自苦。
  • 4.《寄生草元朝·曾瑞卿他可有浑身俏。我偷将冷眼窥。端的个眉清目秀多伶俐。他把娇胭腻粉频交易。与我言来语去相调戏。现如今紫鸾箫断彩云空。几时得流苏帐煖春风细。
  • 5.《邓尉竹枝词六首·其四清朝·王士祯西来铜井又铜坑,山势高低有二名。试上龟峰光福塔,白波翠巘两边生。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