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枕·百年春梦去悠悠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禽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河中形胜元朝·王思诚关设蒲津扼两壖,城临天堑控三边。朱甍杰构重华殿,翠琰穹题广孝泉。五老山高横晚照,二妃陵古起秋烟。龙门北顾思前圣,雷首南观忆昔贤。渡口铁牛唐室建,汾脽宝鼎汉家迁。...
  • 2.《咏竹元朝·徐孜九世田园三百春,世间人物几更新。青青惟有此君在,不减容颜见主人。
  • 3.《雨桐清朝·方鹤斋花藤郁郁压孤桐,正直难窥造化功。移架与君轻担负,倾盆为我洗青葱。高枝未必祥栖凤,老干先看气吐虹。爱物聊同焦尾意,岂因一叶怨秋风。
  • 4.《松云庵次韵赠李方伯惟诚明朝·白圻山外楼台倚大荒,山中岁月静禅堂。诗从左辖吟西寺,酒向东邻过短墙。古树寒云迷去辙,空阶夜雨对焚香。不须到处栽桃李,已有甘棠荫此方。
  • 5.《题龚节孙种橘图二首·其二清朝·王士祯会稽内史风流甚,三百封题引兴长。何日扁舟洞庭上,与君小摘满林霜。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