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唐公三首其一——东阳道中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山蔽吴天密,江蟠楚地深。
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
渺渺随行旅,纷纷换岁阴。
强将诗咏物,收拾济时心。

猜您喜欢

  • 1.《赠小海燕评剧团近现代·老舍 风光如此最多情,山海关头山海明。西去长城一万里,南来大地几千程。田园无际丰生产,烽火高台忆战争。更喜翩翩小海燕,青云白浪...
  • 2.《慈书记写予真求赞漫书此以塞来意宋朝·释净如眉不修疏头突兀,鼻罍垂兮颧无骨。长怜百丑兼且讷,慈禅慈禅不我拙。名兮邈兮水里月。
  • 3.《游九华山怀李白明朝·何相白也风流远,冥搜入九华。龙湫晴浴鹤,雪峤晚明霞。禅榻清分茗,山亭笑问花。登登吟屐瘦,向往藉蓬麻。
  • 4.《喜月珂上人惠豆豉明朝·吴懋谦提馌饷山家,山僧意独加。色甜堪晚饭,香滑佐流霞。金液三年粟,冰浆五色瓜。秋风苏病骨,借尔托生涯。
  • 5.《厓山吊古明朝·李需光洪涛滚滚吼厓山,万古英魂瘗此间。日抱孤忠翻浪赤,波飘血泪点苔斑。元腥已扫龙犹泣,宋愤长含玺未还。吊魂只凭江上笛,月明三弄水潺潺。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