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二首·秦敺九州逃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秦敺九州逃,知力起经纶。
重利诱众策,颇知聚秦民。
颓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
采芝商山中,一视汉与秦。
灵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
道德虽避世,余风回至尊。
嫡孽一朝正,留侯果如言。
出处但有礼,废兴岂所存。

猜您喜欢

  • 1.《荆门西下唐朝·李商隐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嶮巇。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 2.《草山宾馆作近现代·钱钟书 空明丈室面修廊,睡起凭栏送夕阳。花气侵身风入帐,松声通梦海掀床。放慵渐乐青山静,无事方贪白日长。佳处留庵天倘许,打钟扫地...
  • 3.《次韵刘彦英教授春日同宴吴元正宅元朝·陈镒林下诗翁偶出来,凭高一望壮怀开。山川如故人应老,城郭都非鹤自回。远树拂云明似画,长溪过雨绿于醅。喜逢佳友同春赏,花底芳尊得款陪。
  • 4.《石潭院次蟾禅师韵宋朝·黄廉一钵谁知去住空,前朝遗事寄禅宫。孤吟盘礴数行墨,古韵萧条四壁风。游客落帆频上下,荒庭疏树几青红。有人会得诗中趣,日月由来亦转蓬。
  • 5.《题冒辟疆姬人圆玉女罗画三首·其二清朝·王士祯记取凌波微步来,明珠翠羽共徘徊。洛川淼淼神人隔,空费陈王八斗才。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