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韩持国芙蓉堂二首·乞得胶胶扰扰身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乞得胶胶扰扰身,五湖烟水替风尘。
只将凫雁同为侣,不与龟鱼作主人。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行行重行行汉朝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
  • 2.《北风行明朝·刘基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 3.《家信至有浪传余已应吏牒者率此感示·其二明朝·全大震陟屺残编泪眼零,空传家学是韦经。犠牛未悉登何庙,丘壑应须置此形。白玉堂中违故简,石窗峰顶忆青棂。可怜未报君亲意,只许江湖号客星。
  • 4.《班婕妤明朝·江源长信鸾音远,昭阳舞袖长。薄躯甘自弃,隆宠竟难忘。敢效前鱼泣,徒悲画扇藏。自辞同辈后,君莫忌专房。
  • 5.《九日登君山明朝·邱文溥江上君山十二重,登临如在画图中。吟诗有兴多因酒,破帽无情不爱风。人事悠悠时节换,菊花采采古今同。为陪太守王公饮,忘却陶潜处士翁。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