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功臣表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汉家分土建忠良,铁券丹书信哲长。
本待山河如带砺,何缘葅醢赐侯王。

猜您喜欢

  • 1.《游巾子山诸刹宋朝·石公弼杖策游山寺,终朝事讨寻。地危敧石磴,殿古倚云岑。曲径行松杪,禅房过竹林。奈何幽兴在,他日更登临。
  • 2.《登黄鹤楼二首·其二明朝·王朝卿黄鹤楼前霭翠霏,⑦水花含笑水云飞。声声羌管风前断,⑧点点轻帆天上归。⑨寒雁下时芳草暮,⑩鹧鸪啼处夕阳微。⑾楼中仙子今何在?铁笛江门事已非。⑿
  • 3.《宋朝·释元肇风回急有声,欲住更娉婷。顷刻增奇观,依稀得细听。空庭禽啄树,吟屋冻生瓶。多是邻僧爱,柴扉晚不扃。
  • 4.《春归怨元朝·贾仲名夫贵妻荣。多来大福。画堂罗列锦模糊。妻才子禄前生注。庆有馀。美满欢娱。配凤友对鸾雏。
  • 5.《秋送吴景先归休阳·其二明朝·沈守正落叶如相逐,江行不记湾。帆开迎昃日,雁度失青山。往事烟云外,新诗指点间。邻舟喧土语,知己近乡关。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