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孔孟如日月,委蛇在苍旻。
光明所照耀,万物成冬春。
扬子出其後,仰攀忘贱贫。
衣冠渺尘土,文字烂星辰。
岁晚天禄阁,强颜为剧秦。
趋舍迹少迩,行藏意终邻。
壤壤外逐物,纷纷轻用身。
往者或可返,吾将与斯人。

猜您喜欢

  • 1.《病柏唐朝·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丹凤领九雏,哀鸣...
  • 2.《送郑寺丞过洪州·其四宋朝·彭汝砺闻君话行色,今过洞中天。坐视征帆速,还令别意牵。重江锁云雾,邃谷隐神仙。不得相追逐,诗成一洒然。
  • 3.《题画·其二明朝·李贤云岚深处数椽幽,松下柴门对碧流。记得山窗清梦破,落花香里雨初收。
  • 4.《送兵宪罗公入觐·其二明朝·李云龙蓬莱金阙五云连,万树宫花媚远天。端笏晓随仙仗入,鸣珂春到玉墀边。百蛮尽奉王正月,九域同歌帝万年。开府重臣公第一,好承清问向甘泉。
  • 5.《初夏口占·其二明朝·李云龙乡闾十室九空囷,百里宁辞负米频。菽水未能供一饱,车锥深羡去年贫。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