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言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法和衣钵过南华,正叶传师萃一花。
胜地雾迷淮水石,望星人指楚天涯。
数千松倚西山老,七百僧悲去路赊。
一片苍苔涅盘石,至今缭遶白云遮。

猜您喜欢

  • 1.《鸳鸯湖棹歌·之八十九清朝·朱彝尊鸭嘴小船浅水通,获花门巷萧萧风。荆南豫北斗新酿,不比吾乡清若空。
  • 2.《客里宋朝·严粲客里何知度岁华,春风香却一番花。山行转处闻鸡犬,杨柳阴阴卖酒家。
  • 3.《送珠上人重修五宗语要宋朝·释德洪五宗抄语挟风雷,佛日将倾赖取回。薝卜花香已零落,旃檀塔坐更尘埃。钝根厌看摩挲去,妙手端能拂拭开。当有异人来荷法,丛林因子见奇瑰。
  • 4.《喜迁莺明朝·朱鼎外扮刘琨上:频年征讨。喜巨猾潜踪。稍清江表。生上:晦日重开。清平有调。四野欢声载道。合:露布驰闻金阙。丝纶将下层霄。褒崇处。羡累累金印。煌煌丹诏。
  • 5.《感秋柬陶苦子明朝·何巩道秋叶初红谢故枝,溪深明月到偏迟。何当却肉犹难饱,陶自回舟未必悲。岂忍断云分北雁,尚留馀醉候东篱。黄尘若肯长封砚,与尔同为无字碑。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