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五日京师作二首·北风阁雨去不下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北风阁雨去不下,惊沙苍茫乱昏晓。
传闻城外八九里,雹大如拳死飞鸟。

猜您喜欢

  • 1.《赵真君岩宋朝·陈旸岩顶风云常不散,洞门日日吐烟霞。济时偏解为霖雨,信是神仙第一家。
  • 2.《寿陈松师相公·其四明朝·王弘诲晴日都门寿斝斟,秋风江上拂华簪。全真久辟留侯谷,散族惟馀疏傅金。霄汉共怜鸿迹远,丝纶独羡凤毛森。东山未厌苍生望,渭水宁辞白发侵。
  • 3.《县斋怀京都宋朝·张方平东南古县介江皋,西北神州倚斗杓。安得叶君传秘术,时飞双舄诣台朝。
  • 4.《书毛有章园亭宋朝·释契嵩爱此园林好,重来花木滋。游人醉不去,幽鸟语无时。烟郭连芳草,春湖泛渌池。松篁非俗韵,游子漫相期。
  • 5.《风流子·写怀明朝·李雯千山梅雨歇,翠微里、冉冉碧云归。想煮兰庭户,吴天平暖,罢蚕时候,越岭低迷。凭栏久、朱霞明粉壁,黄鸟度新枝。看水散荷珠,暗成别泪,笺余蕉叶,写起相思。登楼携手处,...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