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五日京师作二首·浮云离披久不合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浮云离披久不合,太阳独行乾万物。
谁令昨夜雨霶沱,北风萧萧寒到骨。

猜您喜欢

  • 1.《柳下暗记唐朝·李商隐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
  • 2.《宋朝·然逸期四大元无主,包罗物外身。壶中天地好,归跨紫麒麟。
  • 3.《离武阳寨宋朝·彭汝砺山谷多时雨,乾坤昨夜晴。经年淹坏舍,破晓出边城。青女吹风急,常娥伴月明。人间春到久,寂寞壮心惊。
  • 4.《拟寒山寺·其二十六宋朝·释怀深福轻似鸿毛,祸重如厚地。避祸而修福,百中无一二。黄雀死弹丸,锦鳞丧香饵。箴诫甚分明,愿君宜早计。
  • 5.《鹊踏枝·手种墙南千个竹清朝·王士祯手种墙南千个竹。春雨潇潇,拔地参天绿。斫去杉皮新缚屋。直须傲煞篁筜谷。解道难医惟有俗。试问旁人,无竹何如肉。未必禅心超忍辱。且从玉版参尊宿。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