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姚江·山如碧浪翻江去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
唤取仙人来住此,莫教辛苦上层城。

猜您喜欢

  • 1.《题张戡瘦马图元朝·姚文奂棱棱出神骨,翼翼照龙光。顾影时思战,长鸣势欲骧。征鞍□儿女,远道负糇粮。归到龙沙日,秋风苜蓿长。
  • 2.《过十八滩明朝·王弘诲暝色千帆雨,涛声万壑滩。急流怜勇退,砥柱感回澜。出峡龙疑斗,恁嵎虎欲餐。畏途堪自保,独酌送惊湍。
  • 3.《题张惟中翠微图赠严侯元朝·张仲深将军间生东鲁质,半生雅有爱山癖。自从一登泰山上,下视群峰如虮虱。迩来筑室镜水湄,万壑千岩走空碧。跻扳不假山行樏,兴来每着登临屐。一自佩符东海上,屡有此癖横胸臆。...
  • 4.《谒严先生祠·其九明朝·李楩老卧高台自夙缘,无疆风月不须钱。峰峦对出临无地,云水相依乐有天。隔浦渔歌喧晓日,窥关鹤影戏朝烟。几先一着惟君早,采石江头憾谪仙。
  • 5.《古冈八景·其四·圭峰瀑布明朝·李之世飞鸟不敢近,晴天双瀑飞。却从云际望,空翠滴人衣。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