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屯田广西转运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置将从来欲善师,百城蹉跌起毫厘。
驱除久费兵符出,按抚纷烦使节移。
恩泽易行穷苦後,功名常见急难时。
孺文此日风流在,直笔他年岂愧辞。

猜您喜欢

  • 1.《薄幸·淡妆多态宋朝·贺铸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 2.《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十八宋朝·释怀深羚羊挂角时,个事绝毫釐。既能通一线,方便有高低。
  • 3.《送陈祐卿奉使北还明朝·吴琏菊坡亭外草连天,重担何人一着肩。诗送先生远归国,卧将双耳洗山前。
  • 4.《閒居杂咏六首·其四明朝·李以麟隐几断来客,幽居事事慵。药炉空火候,琴匣半尘封。世路何多梗,生涯亦转蓬。百年忧国计,时复问年丰。
  • 5.《长滩渔火明朝·李正芳秋水长天入望赊,熹微野火隐蒹葭。半钩淡月穿渔网,数点残星落钓沙。傍楫浪猜萤度壑,映江浑似月生花。凭虚未遂澄清愿,明灭愁看暮雨遮。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