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南即事二首·神奸变化久难知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神奸变化久难知,禹鼎由来更不疑。
螭魅合谋非一日,太丘真复社亡迟。

猜您喜欢

  • 1.《宁茵事谚唐朝·不详鹁鸠树上鸣,意在麻子地。
  • 2.《早朝二首·其二明朝·石宝散步瑶台侧,东方尚渺茫。御沟惊佩落,宫雾著衣凉。上将金装甲,台臣皂作囊。景阳钟未尽,天语彻檐廊。
  • 3.《白菊明朝·吴孟端色相初无红紫妍,最宜月下与霜前。虽然不识东风面,独抱秋香晚节坚。
  • 4.《潘园仙韭明朝·李盛皋香风嘶马出林坰,仙客长冥韭自青。春尽平芜人不剪,空馀翠色在沙汀。
  • 5.《尾犯序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你是闺中女翰林。俊的是庞儿俏的是良心。体态温存。性格幽沈。如今这诗呵。。须不是从前将人调引。须不是将人厮禁。端的是。知音君子诗向会人吟。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