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叶致远韵二首·明时君尚富春秋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明时君尚富春秋,岂比衰翁远自投。
智略未应施畎亩,上前他日望吾丘。

猜您喜欢

  • 1.《次周翠庭感怀韵元朝·陈谟故园回望草成丘,客馆新添雪满头。已向昆明看劫尽,犹思沧海借桴浮。昂藏可愧嵇中散,款段那从马少游。邂逅蒲衣成一笑,觅牛元只是骑牛。
  • 2.《秋兴宋朝·黄通讼庭无事意徘徊,长啸西风酒满杯。溪上小楼秋色里,一番新雁趁云来。
  • 3.《凤庄八咏·其二·舞雩风处明朝·祁顺古木坛中蔼绿阴,葛巾藜杖惯追寻。随行童冠从容到,列坐壶觞次第斟。春日恍闻曾点瑟,雄风如透楚王襟。素翁此处真堪乐,何用兰亭慨古今。
  • 4.《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十九·宽役苏困明朝·祁顺淘米忌多汲,割葵怕伤根。役民失之重,困苦难具言。君子平厥政,无令力役烦。能宽一分赐,自有无穷恩。口碑盈道路,传诵永弗谖。
  • 5.《老将明朝·吴琏上马争言矍铄翁,据鞍犹喜马如龙。日寻旧砺磨新剑,时买新弦上旧弓。夜读龙韬还朗朗,晓登云栈尚重重。圣明若铸封侯印,天下平宁指顾中。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