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舍弟常州官舍应客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霜雪纷纷上鬓毛,忧时自悔目空蒿。
桑麻只欲求三亩,势利谁能算一毫。
此地旧传公子札,吾心真慕伯成高。
飘然更有乘桴兴,万里寒江正复艚。

猜您喜欢

  • 1.《豫章别紫芝宋朝·张弋吟苦事俱废,拙深贫未除。年来如旅雁,秋至即移居。古道行黄叶,空囊贮素书。一生江海恨,惟子最知余。
  • 2.《寄孙元忠宋朝·彭汝砺离群已是四年秋,昔是少年今白头。旧日雁池应好在,多情睢水会东流。更贫尚有箪瓢在,已见谁能度数求。三径渊明多种菊,五湖范蠡有归舟。
  • 3.《油葫芦元朝·郑廷玉你直恁的倚势挟权无事狠。王庆打科云:好打这弟子孩儿。正末唱:脊梁上打到有五六轮。似这等泼差使谁敢道赚分文。王庆云:你这厮有酒肉吃处。便去的紧也。正末唱:我只道噇...
  • 4.《罗浮道中四首·其一明朝·李云龙秋林露气清,双屐踏花行。野竹山都笑,深松木客迎。瑶台临洞口,茅屋隔溪声。借问神仙侣,谁今大药成。
  • 5.《题旅舍明朝·李向中云外平林东郡,天边落日西峰。悲凉此夕何夕,灯火黄昏店中。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