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寺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众木凛交覆,孤泉静横分。
楚老一枝筇,於此傲人群。
城市少美蔬,想今困惔焚。
且凭东北风,持寄岭头云。

猜您喜欢

  • 1.《题金粟寺庵宋朝·周寿清池带苍巘,结构俯林麓。扶疏竹外山,相向隔罗縠。老禅谢人境,岁晚收白足。谁聆跫然音,息隐尚争逐。道场坐千劫,不愧桑下宿。定中观潮汐,绝事心已熟。
  • 2.《石佛寺明朝·王弘诲兜率岩前开宝刹,辟支洞里现文殊。青山不尽空中相,明月长悬顶上珠。
  • 3.《子瞻和予致斋诗有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惟欲醉为乡之句因送薄酒兼成斐章冀发笑也宋朝·赵令铄古人醉以酒,盖亦有所寓。一饮百忧忘,陶陶朝复暮。公欲醉为乡,瓮间寻吏部。惜取青铜钱,浊醪安足酤。敢窃好事名,聊资子云具。巧手斧鼻端,此情知有素。
  • 4.《收尾元朝·郑廷玉这的是贫穷富贵皆轮至。做笑科:陈德甫云:老员外。你笑甚的来。正末云:俺不笑别的。唱:笑则笑贾员外一文不使。单为这口衔垫背几文钱。险送了拽布拖麻孝顺子。
  • 5.《陆老师招同湛仲立酌流杯亭明朝·李孙宸为政风流羡我师,閒同秋郭步凉飔。亭非玄草经还授,山近朱明景自奇。面面飞霞纷入酒,山山漱玉胜鸣丝。千秋沂水成孤赏,此日登临又一时。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