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御史临淮感事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栅锁城扉晓一开,柂牙车轴转成雷。
黄尘欲碍龟山出,白浪空分汴水来。
澄观有材邀昧陋,霁云无力报奸回。
骚人此日追前事,悲气随风动管灰。

猜您喜欢

  • 1.《谩题·其二元朝·吴当日出扶桑海不惊,曾将巨钓掣鲵鲸。一蓑回首秋江上,卧听兰苕翡翠鸣。
  • 2.《叠石宋朝·释元肇澄彻池光上,嵷巃相对闲。谁将太湖石,叠作小庐山。种树蟠春长,栽花带土悭。当时真隐者,只在篆烟间。
  • 3.《夜寒明朝·石宝永夜寒气生,屋低仍积草。引烛爇乍红,和燠彻肌表。拥衾坐稍安,万事塞幽抱。城漏何淙淙,东南有鸣鸟。起窥宝剑光,报恩人未老。
  • 4.《岁暮山中即事·其三明朝·朱浙此树亦易种,瘦地难为春。铁骨抱奇石,隔岁翳荒榛。群雀噪寒枝,憔悴依霜筠。栽培肆余力,成阴属他辰。甘与木石居,谁非草莽臣。
  • 5.《广州元夜歌·其八明朝·李云龙永夜花丛百戏张,家家儿女为春忙。数家更约相持去,城里新开内教场。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