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无为军张居士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南阳居士月城翁,曾习禅那问色空。
卓荦想超文字外,低徊却寄语言中。
真心妙道终无二,末学殊方自不同。
此理世间多未悟,因君往往叹西风。

猜您喜欢

  • 1.《秋夜寄外清朝·刘若蕙 一片长安月,清光两地盈。悬知千里客,不尽故乡情。窗竹写秋影,村砧捣夜声。空闺愁不寐,自语对灯檠。 ...
  • 2.《东王先生明朝·王汝玉先生怀魏阙,未肯卧林丘。分别才旬日,相思又莫秋。碧云连远道,绿芷歇芳洲。还念归来否,忘机有白鸥。
  • 3.《滦京八景·其六·松林夜雨元朝·张嗣德百万苍虬几雪霜,夜深和雨激沧浪。秦金赐爵揔东岱,汉王搜才负柏梁。剑戟森严坚岁暮,佩环锵奏际时良。千年琥珀应流地,服饵身轻久帝乡。
  • 4.《为规侍者画天台图元朝·虞堪风雨祇园夜寂寥,对僧燃烛画山椒。眼明认得天台路,有个行人到石桥。
  • 5.《归怀·其一明朝·全大震兰亭禹穴阔音徽,万壑千岩几振衣。四海虚名原误世,十年丑妇解忘机。几闻白石歌来烂,巳惜朱颜镜里非。不厌避人幽意在,何时管领钓鱼矶。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