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三首·北檝南樯泊四垂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北檝南樯泊四垂,共怜金碧烂参差。
孤根万丈沧波底,除却蛟龙世不知。

猜您喜欢

  • 1.《西江月·重九宋朝·苏轼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 2.《龙泉寺应制诗宋朝·重玉一林黄叶万山秋,銮仗参陪结胜游。怪石烂斑蹲玉虎,老松蟠屈卧苍虬。俯临绝壑安禅室,迅落危厓泻瀑流。可笑红尘奔走者,几人于此暂心休。
  • 3.《游碧落洞二首(熙宁十年丁巳八月)·其二宋朝·许彦先玉峰刳不尽,满室碧琅玕。太始藏灵气,寥寥五月寒。
  • 4.《题束道辅怀疏亭二首·其一宋朝·刘跂逢时乐宦达,既达贵蚤休。东门两归客,冉冉不可留。大夫名贤后,出处亦俱优。筑室在何许,南郭林塘幽。安车摇佩鱼,步屧随杖鸠。胜日至佳客,欢颜终献酬。鄙人最樗散,世用...
  • 5.《古从军词和马云翎·其三清朝·王又旦秣马临清漳,漳水咽不流。两河多绿草,王程尚悠悠。五日视豆莝,十日饬雕锼。月余大蕃息,惜哉时已遒。戈鋋明落日,猎骑出长楸。淹留将奈何,空与狐兔仇。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