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三首·波澜荡沃乾坤大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波澜荡沃乾坤大,气象包藏水石闲。
只有此中宜旷望,谁令天作海门山。

猜您喜欢

  • 1.《洮湖纪兴·其一明朝·王樵涪山黛色映中流,月夜乘槎到上头。惊起山僧移短屐,相从岩洞访丹邱。
  • 2.《朱氏天和堂·其一宋朝·杨杰闻说隐君子,天和长自如。卮言庄叟意,谷水士衡居。穷达命已定,利名心顿疏。绣溪归未得,吾亦爱吾庐。
  • 3.《临终诗宋朝·滕茂实齑盐老书生,谬列王都官。索米了无补,从事敢辞难。殊邻复盟好,仗节来榆关。城守久不下,川涂望漫漫。俭辈果不惜,一往何当还。牧羊困苏武,假道拘张骞。流离念窘束,坐阅...
  • 4.《吾山风物如故园而甚僻余居月馀爱之将此卜居二首·其二宋朝·释德洪风物淳真似故丘,茅茨结处自深幽。竹西邻舍颇相近,客至须供良甚谋。灯火夜窗衣自补,丰登秋亩稻重收。安閒有此支馀岁,更欲驱驰亦谬悠。
  • 5.《伤逝·其一明朝·李之世奔湍宁驻壑,颓云岂归山。眷我室中人,一逝永无还。结发事中闺,柔嘉静且閒。冰操亮为矢,服约志所欢。漫云沾薄禄,与尔共岁寒。万里赴燕台,执手涕汎澜。穷途思比翼,中道...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