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十年怊怅蹑山阡,终欲持杯滴到泉。
东路角巾非故约,西州华屋漫修椽。
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绝弦。
遗墨每看疑邂逅,复随人事散如烟。

猜您喜欢

  • 1.《舟过安仁宋朝·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2.《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唐朝·韦庄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 3.《有送黄菊于五舍弟者开可十朵未尝见也用韵赋此明朝·王渐逵羊城菊谱誇奇品,怜尔孤标倍出群。千朵金缨垂四座,一冬林卉藉芳邻。新诗纪咏吾无负,绿醑欣依客竞珍。异种正须还异用,欲将馀绪寿斯民。
  • 4.《上留田行明朝·叶太叔孤儿苦,有兄难与居。我欲往东方居东方,长人索人魂不可居。我欲往南方居南方,巨虺啖人髓不可居。西方旱海渴人肠,北方层冰裂人肤。宁与兄居兄实难与居,令我朝汲水莫舂粱...
  • 5.《宋朝·钱申伯无正文。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