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蒙州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请郡东南促去程,提堤江水照红旌。
仁声已逐春风到,使节犹占夜斗行。
箭落皁鵰毚兔避,句传炎海鳄鱼惊。
麒麟不是人间物,汉诏先应召贾生。

猜您喜欢

  • 1.《夏日宿云洞高峰山寺宋朝·徐学古孤峰八面何崚嶒,清寂楼台半古藤。小径云閒松系马,上方钟定鸟窥僧。雄观海署三千界,秀览烟山几万层。萝风六月凉侵体,此景人间得未曾。
  • 2.《再作宋朝·刘挚何事劳心四愁望,侧身泰山日东向。君子九夷犹可居,已谋筑室金溪上。距江蓝舆才两舍,绕郭屏风列千嶂。门中翰墨傅风流,自为师友相赓唱。曹氏声名父子间,谢家文章弟兄行。...
  • 3.《吊林缵妻死节明朝·何瑭一醮期偕老,殉夫遂杀身。闺门怜弱质,高节见斯人。月照鸳帷冷,苔封马鬣新。彝伦关政体,谁为奏枫宸。
  • 4.《支硎山十二咏·其九·待月岭明朝·沈大本入谷路已昏,远寺钟声歇。烟中人语喧,归樵待明月。
  • 5.《二郎神·秋叶清朝·杜贵墀出门四顾,但树树替秋言语。恰作去就新黄,收回稠绿,青镜愁容似汝。自昔才人悲摇落,可更有、亭皋佳句。惟岭外夕阳,桥边流水,是漂流处。无据,辞根却似,无家归去。向渡...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