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颉仲举知奉新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故人为邑士多称,繇赋宽赊狱讼平。
老吏闭门无重糈,荒山开陇有新粳。
方挥玉麈日边坐,又结铜章天外行。
此去料君归不久,挟材如此即名卿。

猜您喜欢

  • 1.《瑞龙吟·送梅津宋朝·吴文英黯分袖。肠断去水流萍,住船系柳。吴宫娇月娆花,醉题恨倚,蛮江豆蔻。吐春绣。笔底丽情多少,眼波眉岫。新园锁却愁阴,露黄漫委,寒香半亩。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
  • 2.《对酒吟唐朝·崔国辅行行日将夕,荒村古冢无人迹。朦胧荆棘一鸟飞, 屡唱提壶酤酒吃。古人不达酒不足,遗恨精灵传此曲。 寄言当代诸少年,平生且尽杯中渌。 ...
  • 3.《八声甘州明朝·朱鼎狂言犯上。对我前辄敢面折强抗。当车奋勇。好一似怒臂螳螂。你逞着如簧辨口相讥诮。到做舌剑唇鎗受祸殃。合:
  • 4.《骑鲸图明朝·江源采石江头醉月明,江流不似汨罗清。骑鲸天上成何事,千古清风说独醒。
  • 5.《簇御林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帘垂下户已扃。颤巍巍花弄影。落红如雨埋芳径。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房儿中寂寞衾儿冷。淅零零。风儿透入。窗儿上纸条鸣。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