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雷国辅之皖山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侍郎忧国最贤劳,太尉西州第一豪。
家庙比来闻泽厚,公孙今果见才高。
明时尚使龙蛇蛰,壮志空传虎豹韬。
莫厌皖山穷绝处,不妨云水助风骚。

猜您喜欢

  • 1.《宋朝·李廷彦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
  • 2.《八百石洞宋朝·胡僧孺八百遗踪石室存,神仙杳邈事难论。云浮绝顶人常见,龙起深潭昼亦昏。信有林泉閒日月,好将名利付乾坤。他年栖隐山畴下,咫尺烟萝再可扪。
  • 3.《上巳日山中社会明朝·王瑛良游修禊日,一扣鹤边扉。诗入岩花老,盘收石蕨肥。午钟松响杂,春服草花依。不倦芳盟续,宁教乐事稀。
  • 4.《题桃源洞天仙图清朝·戈元颖兀兀天地内,川壑开烦襟。轩楹芝草长,白云与之深。中有餐霞士,独抚丘中琴。逸侣结遐契,获事心所钦。群族无近状,清泉多好音。山候延晷夕,岫景变阳阴。沧桑易眺听,遥踪...
  • 5.《题映雪读书画明朝·王弘诲玉树琼枝照眼明,寒窗披卷梦魂清。夜来堪与君王对,半部当年致太平。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