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春坞诗献刁十四丈学士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蒜山东渡得林丘,邂逅篮舆亦少留。
今日更知莱氏隐,暮年长忆武陵游。
欲营垣屋随穿斸,尚叹尘沙隔献酬。
遥约勾吴亭下路,春风深驻五湖舟。

猜您喜欢

  • 1.《杭州燕思阁分题四首·其三·五言得归字宋朝·沈遘相识已恨晚,相从每嫌稀。如何复相失,顿与中怀违。淮江风波接,来云远我圻。一朝晤语隔,讵能忘叹欷。置酒众宾赋,觞笔交横飞。高亭山气佳,落日暑力微。金池莫辞满,后会...
  • 2.《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六·南山峡明朝·王渐逵溪接重溟涧接溪,断砰回浦曲相迷。染深秋色诸厓静,冲逐寒云落雁低。狂濑急湍惊客舸,野花閒草失招提。濯缨惯向龙泉去,不管奔流浊似泥。
  • 3.《风哀十首·其六明朝·李江炊臼梦残气寂寥,眼中无火为谁烧。天涯行李未回首,人世姻缘断此朝。砧杵秋声云似杳,桑麻秋色雨空飘。西风冲破愁城外,炊臼梦残气寂寥。
  • 4.《乡居明朝·沈嗣选不识扬雄字,无人载酒来。閒窗封薜荔,仄径长莓苔。啼足鸟飞去,落残花更开。悠哉聊卒岁,兴到独衔杯。
  • 5.《金珑璁明朝·邵璨旦上:寒来仍暑往。那堪怀旧悲凉。嗟薄命。叹空房。孤身成肮脏。时有血泪沾裳。劳织纴罢梳妆。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