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去临川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
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
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
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

猜您喜欢

  • 1.《古风其十·齐有倜傥生唐朝·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 2.《失调名·其一·恩赐西庭三首唐朝·敦煌曲子十道销戈铸戟。三边罢战休征。銮驾早移东阙。圣人再坐西京。南蛮垂衣顺化。北军伏款钦明。优诏宣流紫塞。兼加恩赐西庭。
  • 3.《琼州二首·其一明朝·王佐(汝学)断虹饮海日光移,西北云屯少定姿。飓母呼风千里至,三间茅屋可能支。
  • 4.《挽蒋廷璧联明朝·何汝真白水久盟心,难忘东阁官梅,数点冲寒同入咏;红尘今撒手,怅望西江云树,万家举火待何人。
  • 5.《过永兴清朝·廖寿清试凭高阁上,頫看乱溪流。日落孤帆接,天空楚岫幽。兽形盘石怪,雁影入边愁。下界谁吹笛,临风一倚楼。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