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乐道述怀之作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素心非不慕前修,自怪因循欲白头。
猎较趣时终琐琐,画墁营职信悠悠。
濠梁最忆知鱼乐,牢策翻惭为彘谋。
尚有故人能慰我,诗成珠玉每相投。

猜您喜欢

  • 1.《行路难·其二·共住修道八首唐朝·敦煌曲子始知虚空以为屋宅。大地以为床席。水火毕竟相随。如风无有踪迹。离散各不相知。合即五家共一。既知自身状迹。何处更有亲戚。
  • 2.《解官西归元朝·洪焱祖今日身轻棹更轻,柯桥棋局且推枰。公心岂免招私谤,古道犹须徇俗情。万事不如归最好,诸人方以出为荣。江风只说商船险,渔艇逍遥过一生。
  • 3.《王岱麓李三洲携酒过访诗以谢之三首·其二明朝·王渐逵古人重倾盖,那惜相知新。去者日以隔,来者日以亲。何意白首交,乃作行路人。远迹爱丛莽,养痾越台滨。曲肱阅尘鞅,于今得见君。庭荫列嘉树,日夕谛玄文。粗疏多谬误,所愿...
  • 4.《宋朝·释道全一搥打透无尽藏,一切珍宝吾皆有。拈来普济贫乏人,免使波吒路边走。
  • 5.《送僧归石门宋朝·释德洪曾学云庵逸格禅,别来江柳几春烟。相逢水寺初尝橘,忽忆风檐共擘莲。遥想到山寒食后,却思分首上元前。与谁振策西湖路,清晓一声啼杜鹃。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