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德甫奉议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知君非我载醪人,终日相随免污茵。
赏尽高山见流水,唱残白雪值阳春。
中分香积如来钵,对现毗耶长者身。
谁拂定林幽处壁,与君图写继吾真。

猜您喜欢

  • 1.《依韵奉酬悟真大德(题拟)唐朝·辨章生居忠正地,远慕凤凰城。已见三冬学,何言徒聚萤。
  • 2.《岁暮书怀宋朝·释契嵩朔风适变寒,晓日将含煦。南国殊未还,东山岁云暮。浮生奄忽往,芳颜安得驻。寄谢人世间,纷华尤可悟。
  • 3.《山中偶作三首·其三宋朝·释清远休处言休便好休,五湖踪迹任遨游。莫嫌活计无多子,此个牟尼用到头。
  • 4.《偈一百二十首·其三十五宋朝·释怀深九重天上官家敕,唤起西庵瞌睡人。为瑞为祥人莫问,金毛师子玉麒麟。
  • 5.《玉渊潭清朝·王士祯已历三峡桥,更访玉渊水。水流大壑中,路转层松里。片石横百仞,其右平如砥。九十九飞瀑,一门争万轨。岝㟧直要冲,跳荡不得止。雪浪如车轮,凸凹忽奔驶。激射为深潭,神物...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