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青溪入水门登高斋奉呈叔康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簿领纷纷惜此时,起携佳客散沈迷。
十围但见诸营柳,九曲难寻故国溪。
牵埭欲随流水远,放船终碍画桥低。
子猷清兴何曾尽,想忆高斋更一跻。

猜您喜欢

  • 1.《赠张道圣宋朝·洪刍曲江忠荩蔼前修,晚岁差池恨未休。鼻祖声名高岭海,耳孙诗礼尚风流。眼中韶石还家梦,客里西山脱叶秋。示我开元馀翰墨,怀贤抚事却成愁。
  • 2.《题伦樾溪秀野亭三首·其一明朝·王渐逵篮舆远入芝畦苑,竹浒微通燕子家。午夜亭台看渡月,清秋帘幕见飞花。主人静后调驯鹤,童子闲来扫落霞。廿载旧游何所有,只将诗句答平华。
  • 3.《竹轩为致仕萧方伯题明朝·江源英雄老去辞微省,勇退归来卧竹轩。养得孤高淩雪霰,却将苍翠洗嚣烦。元乡直许重开径,袁尹从教数到门。回看金张歌舞地,东风桃李几曾存。
  • 4.《和郑给舍七夕对雨·其二明朝·佘翔飞来暮雨妒婵娟,隔岁星期一水悬。却恨云间青鸟使,衔书不向月中传。
  • 5.《汪海渡贻诗邀赏菊步韵呈答效唐伯虎体明朝·李之世为甚黄花向酒开,想应名酒浇花栽。无花也觉酒肠涩,有酒可无花事催。酒性全凭花作胆,花神端以酒为胎。频频酌酒君休讶,日日看花我肯来。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