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灵源开辟有,赢缩但相随。
逆折山能碍,奔流海与期。
泥沙拆蚌蛤,云南暗蛟螭。
欲问深何许,冯夷秖自知。

猜您喜欢

  • 1.《岩腹棺铭唐朝·不详欲堕不堕逢王果,五百年中重收我。
  • 2.《闻八禽言(壬辰途中作八首)·其四元朝·徐孜缫丝,缫丝,声声空自闻。无蚕无桑亦无柘,几载蚕妇閒青春。大桑大柘供寨木,小桑小柘撨为薪。鸣呼有声声劝谁,不如缄口深山深。
  • 3.《次驹甫涵虚阁韵宋朝·李彭梦中占梦偶相逢,山上有山随转篷。我自持觞酹玄酒,君应临水洗蛮风。行参鹓鹭峨冠客,岂是江湖把钓翁。暇日频来裁锦句,要看玉手乱殷红。
  • 4.《呈运判学士·其二宋朝·彭汝砺相望冰壶江水滨,渴心枯涸欲生尘。忽逢使节何胜喜,又说宗乘得愈真。鬓里雪霜经岁有,眼前风浪与时新。茫然未有归田计,愧以穷通问故人。
  • 5.《八册小景清朝·王士祯八册西风晓镜铺,家家网得四腮鲈。水乡风味江南思,何日扁舟莺脰湖。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