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热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火腾为虐不可摧,屋窄无所逃吾骸。
织芦编竹继檐宇,架以松栎之条枚。
岂惟宾至得清坐,因有余地苏陪台。
愆阳陵秋更暴横,焮我欲作昆明灰。
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
忆我少时亦值此,翛然但以书自埋。
老衰奄奄气易夺,抚卷岂复能低徊。
西风忽送中夜湿,六合一气窑新开。
帘窗幕户便防冷,且恐霰雪相寻来。

猜您喜欢

  • 1.《偶见江南二仲诗因呈振甫近现代·钱钟书 同门才藻说时流,吟卷江南放出头。别有一身兼二仲,老吾谈艺欲尊周。
  • 2.《游九仙阁宋朝·傅楫偶有寻真兴,携琴扣竹关。岩头青嶂合,洞口白云閒。火伏丹犹湿,棋残局已斑。游人迷去路,疑是霍童山。
  • 3.《妙高梅花宋朝·释德洪戏折寒梅画里传,便知香爨揽佳眠。爱吾花木逡巡有,乾笑春风入暮年。
  • 4.《阶除插苇种瓜明朝·石存礼喜君未老得投簪,瓜圃桑田遂赏心。雨后杖藜随鹤步,秋来傍菊听蛩吟。醉呼新酿床头酒,趣在无弦月下琴。我亦平生乐閒静,柴车何日许重寻。
  • 5.《题画其二明朝·朱同老树亭间翠影疏,远山烟外淡模糊。扶筇但问清溪水,还向长江作浪无。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