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奉送觉之奉使东川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复怅然。
後会敢期黄考日,相看且度白鸡年。
畏途石栈王尊驭,荣路金门祖逖鞭。
一代官仪新藻拂,得瞻宸宇想留连。

猜您喜欢

  • 1.《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朝·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 2.《送韦道宁元朝·释妙声闽粤无诸国,东连瘴海滨。去从持斧客,聊慰倚门人。夜宿桄榔雨,朝行踯躅春。知君清节苦,莫厌庾郎贫。
  • 3.《复经宣府涂中明朝·江源风霜日日困边隅,王事宁辞此病躯。上谷山川重在目,沙场尘土半沾须。弯弧射虏怜骁将,决策安边属老儒。归马萧萧谙旧路,前程何必问官奴。
  • 4.《岁暮杂咏·其四明朝·吴士玮忆自登高后,仙人若我招。从龙云不断,伏鹄气难销。仙橘藏封蒂,江鱼卖縳腰。安安好风景,唱唱小歌谣。
  • 5.《阁上坐雨望敬亭清朝·王士祜楼外青山碧四围,荡胸云气欲沾衣。愁中碧草侵阶长,望里春禽接翅归。闲倚枯藤清兴极,漫倾浊酒赏心违。苍松翠筱空如画,怊怅烟岚屐齿稀。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