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景纯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东都曾以一当千,场屋声名十五年。
晚赐绿衣随宦牒,始操丹笔事戎旃。
明时正欲精搜选,荣路何当力荐延。
赖有史君能好士,方看一鹗在秋天。

猜您喜欢

  • 1.《油葫芦·秀才每从来我羡他元朝·张寿卿秀才每从来我羡他。提起来偏喜恰。攻书学剑是生涯。秀才每受辛苦十载寒窗下。久后他显才能一举登科甲。秀才每习礼义。学问答。哎。你一个小梅香今后休奸诈。只说那秀才每不...
  • 2.《宫词·其四十明朝·江源宫娃白发两盘桓,共说先朝事几般。记得相公杨绾在,太平民物似真观。
  • 3.《剑浦对月呈陈观甫明朝·佘翔津口潺湲万壑哀,城头玉女弄珠来。依然狱底双龙剑,千载何人复姓雷。
  • 4.《悼次女清朝·牛焘生女爱甚儿,矧尔性窈窕。幼小寡笑言,夙慧颇自了。自从往汝家,悬念萦怀抱。孤身持中馈,勉力勤栗枣。生子足承欢,甫及离襁褓。我宦走风尘,行行悲且老。七年迟归家,尔死...
  • 5.《东风齐著力·答宗梅岑元日东原词清朝·王士禄上日端居,春风缓度,宛似山家。迟迟萼绿,晴昊待繁花。何处樵青供饮,祇松响、如沸炉茶。高眠罢,门开剥啄,喜揽瑶华。奚必向人誇。须领取、南阳独寄琅琊。芙蓉墅静,此物...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