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猜您喜欢

  • 1.《鲁中都东楼醉起作唐朝·李白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蓠。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 2.《初去都夜明朝·高叔嗣泛舟当日落,解佩及春归。病比相如是,情方叔夜非。暖云蒸海气,残月吐洲晖。今夕孤怀客,谁云伴少微。
  • 3.《偈·其三唐朝·契此吾有三宝堂,里空无色相。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学者体不如,求者难得样。智慧解安排,千中无一匠。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
  • 4.《送杨文开归金陵十韵元朝·李昱金陵自古帝王居,佳丽相传画莫如。王气不销龙虎地,清光长射斗牛墟。青毡作客愁无那,白发还乡乐有馀。联辔总来金騕袅,挥毫频对玉蟾蜍。难兄学问趋天禄,令弟才名动石渠。...
  • 5.《镇远教场和周翠渠韵明朝·祁顺平昌坡前烟雾开,光风送暖入亭台。当筵宾主三人共,映座江山四面来。曲遇周郎频著眼,酒因何逊更传杯。遨头不是耽行乐,自有阳春**莱。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