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猜您喜欢

  • 1.《萤火元朝·李昱流萤何太苦,秋至乱阶前。傍月星偏密,随风火自然。吟怀空夜夜,归计又年年。纵有莼鲈兴,沧江何处船。
  • 2.《夜行武林山中赠老僧·其二明朝·王立道昨夜山前说法归,毒龙驯虎总忘机。客来相讯还相笑,鼠啮床头故褐衣。
  • 3.《南塔宋朝·释元肇韶光将敛艳,麦野绿成堆。庵内人如在,庭前柏自栽。炉烟沿石碧,经梵杂风哀。诸子知仁孝,逢春好一来。
  • 4.《药石斋元朝·刘绍美誉成疢疾,嘉言信良规。斋居藉药石,古训安敢违。俯仰则先哲,脩名保恒彝。知非念行迈,闻过慎所思。善恶纷在鉴,闲邪贵知几。缅彼邪佞子,撄心丧天倪。谗谀一投隙,令德...
  • 5.《春夜集黄惟雅草堂仝陈彦宗蓝翰卿作明朝·佘翔银烛吐珠光,邀宾醉草堂。缑山星乍弄,湘浦色初张。卮进长生酒,诗赓大雅章。同心厌此夜,漫说少年场。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