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书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京房刘向各称忠,诏狱当时迹自穷。
毕竟论心异恭显,不妨迷国略相同。

猜您喜欢

  • 1.《秋兴八首唐朝·杜甫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
  • 2.《赠耿介邦石宋朝·周孚经年旅食厌菖蔓,雪后征衣亦自单。忆子最怜三虎怒,爱渠欲挽万牛难。向来老笔那容弃,此去尘冠尚可弹。败絮不温吾自尔,一杯浊酒禦春寒。
  • 3.《重过丫头岩思先大夫·其一宋朝·胡安国道旁山色古犹今,绿鬓偏惊白发侵。回想临岐分袂处,更谁能会此时心。
  • 4.《和司录行县道中偶风雨有感之作六首·其六宋朝·陈渊江山似为诗人设,风雨故应春日多。醉里吟哦聊自适,眼前开落莫谁何。
  • 5.《番山虎明朝·叶宪祖两地暗相牵。小立无言独倚阑。帘捲东风。镇日重门掩。含愁攒翠黛。无心整钿鬟。鸳闱自守。绣线懒拈。频将蓍草揲。金钗当卜钱。试问题桥客。何时昼锦还。雁帛鱼笺。雁帛鱼笺...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