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六扬扇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
如摈非尔憎,如留岂吾吝。
无心以择物,谁喜亦谁愠。
翁乎勤簸扬,可使糖纰尽。

猜您喜欢

  • 1.《佹诗春秋战国·先秦无名氏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陨坠。旦暮晦盲。幽暗登昭。日月下藏。公正无私。反见纵横。志爱公利。得楼疏堂。无私罪人。憼革二兵。道德纯备。谗口将将。仁人绌约。敖暴擅强。...
  • 2.《吴园杂咏十九首·其十三·眉寿堂宋朝·彭汝砺枝干上参天,长松不枯槁。朱顶雪衣裳,仙鹤颜色好。主人一千岁,似此松鹤老。
  • 3.《江上秋夜宋朝·释道潜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 4.《寄邝时用黎景升二别驾明朝·江源舟过严濑思时用,月上兰溪忆景升。叹我嗟跎三尺法,看君清白两条冰。有诗满箧开怀抱,无术随时任爱憎。放棹山阴今日负,论文京国昔年曾。
  • 5.《答李嗣良见赠明朝·李之世世事拚从一醉捐,凭将诗局阅流年。江山无恙游筇外,花月多情酒盏边。匣里有时剑独吼,袖中携得笔如椽。奚囊收拾残编在,不是侯芭莫浪传。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