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吹破春冰水放光,山花涧草百般香。
身闲处处堪行乐,何事低徊两鬓霜。

猜您喜欢

  • 1.《得家书三首·其三明朝·王立道春尽逢南雁,翻令感岁华。五年犹作客,一命亦为家。肉食愁黄竹,莼羹想白华。何时莱子服,谩向故人誇。
  • 2.《江上秋夜宋朝·释道潜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 3.《枣柏大士画像赞(并序·二字原无,据四库本补)宋朝·释德洪须眉如画颀而美,风神如秋气奇伟。平生归宿东北方,长劳动中寂而止。翛然跣足散衣行,智智用中不乖体。帝王家生得自在,寿量不书绝终始。虎受使令心境空,女为伴助憎爱弃。...
  • 4.《城西怀古明朝·石宝平川一望际遥空,虎偾龙伤正此中。南去竟颁兴国号,北来犹论夹河功。书分带砺人何在,魂吼波涛气尚雄。千古海田非一日,路傍閒对白头翁。
  • 5.《和敖嘉猷夜坐仍用质卿韵·其二明朝·余继登炎蒸愁夏日,独爱夜凉时。闻有阆风苑,泠然当若兹。閒身孤鹤伴,秋意草虫知。久坐生情思,援琴理废丝。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