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育王大觉禅师·单已安那示入禅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单已安那示入禅,草堂难望故依然。
山今岁暮终岑寂,人更天寒最静便。
隐迹亦知甘自足,凭心岂吝慰相怜。
所闻不到荆门耳,人老禾新又一年。

猜您喜欢

  • 1.《桥亭八咏为宗人府经黄子中赋·其六·圣容僧钟明朝·王汝玉山色杳冥中,烟霞最深处。因听风外钟,知有閒僧住。
  • 2.《怀归·其一明朝·申佳允秋澹寒烟合,浮云碣石宫。乾坤惟伏枕,身世此惊弓。山雪霏轻霰,藤萝霭碧虹。聪明山不远,青翠落空濛。
  • 3.《送王祠部明朝·佘翔太行王屋接长安,汉署春风入握兰。丹就神仙辞叶县,诏来礼乐典祠官。卿云东省花间驻,御气西山马上看。邺下故人樽酒别,几回清夜梦金銮。
  • 4.《送欧大行还朝明朝·辛应时鸭绿江头送棹声,东风吹泪若为情。人间离别伤今日,天上音容隔此生。衡浦雁回惊远梦,洞庭春尽渺归程。遥知万里相思处,南斗横斜片月明。
  • 5.《大迓鼓明朝·邵璨丑:闻知此女娘。似文禽失侣。綵凤求凰。净:只怕他不是这般样人。丑:谩言仙女无他想。管教中路遇裴航。须信梁鸿要选孟光。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