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袁州曹伯玉使君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宜春城郭绕楼台,想见登临把一杯。
湿湿岭云生竹箘,冥冥江两熟杨梅。
政成定入邦人咏,诗就还随驿使来。
错莫风沙愁病眼,不知何日为君开。

猜您喜欢

  • 1.《挽西岩崇上人元朝·陈镒绝俗离群付陆沈,屋云分住古崖阴。案头经卷香犹在,窗下蒲团尘欲侵。翠拥山屏馀色相,清涵海滴印禅心。客来何处寻行迹,黄叶漫山秋露深。
  • 2.《次韵吴师益三首·其三宋朝·吕陶珍重良交苦爱忘,记存愚陋枉诗章。华林才日敷春藻,蔀屋今朝得夜光。宝鉴未逢犹献璞,俊锋终在不摧刚。淹翔日久雄飞近,早岁才名振玉堂。
  • 3.《上享郊庙·禋郊宋朝·张方平回仗由黄道,鸣銮入翠宫。忾思文武侑,诚与地天通。登陛行裀彻,终祠坐幄空。风云归绝域,星斗下遥穹。壝际柴烟白,龛层烛焰红。气祥书鲁观,福嘏萃尧躬。海上鸡星动,楼前...
  • 4.《题欧阳晦叔竹癖轩宋朝·苏过海竹纤杉乱苇萑,君家千树独淇园。清阴夏簟常留客,疏影秋光共入轩。屐阮孰窥尘外趣,锻嵇聊与世人论。可怜此路今无几,桃李成蹊不待言。
  • 5.《送徐德辉还包山明朝·朱翰天涯故旧惜多违,幸得逢君又忆归。岐路不堪分别袂,云山何处访荆扉。江头积雨催花尽,烟际孤帆逐鸟飞。明日空斋对尊酒,使人情思欲何依。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