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大木百围生远籁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大木百围生远籁,朱玄三叹有一音。

猜您喜欢

  • 1.《题张子正观察溪风亭宋朝·陈公辅我家近东城,南湖屡尝游。往时古堤岸,路暗行人愁。棘篱蔽荒圃,狸鼠呼啾啾。好景岂终废,发见端有由。张公山西将,帷幄久运筹。晚岁倦征讨,雅怀在林邱。人方弃不取,公乃...
  • 2.《鉴湖宋朝·许景衡贺老旧时宅,平湖照眼明。鱼虾无远近,菱芡自生成。历历疑犹见,纷纷尽肆耕。斯民日牢落,无路问鱼并。
  • 3.《十二月词十二首复次官汝清韵·其四明朝·江源南薰别殿绿阴浓,浴佛香汤赐六宫。太液池边随步辇,白莲花吐石榴红。
  • 4.《留别示两儿明朝·李孙宸吾家代力耕,繄予忝禄仕。五世有遗泽,浚发将在此。五十而无闻,祖德惭济美。饰躬良已难,何能逮小子。孩抱重相违,况兹八千里。我行难久留,汝还敦素履。尘案有缣缃,北堂...
  • 5.《次和林阳仲西郭感事·其一明朝·李之世灼日炎方息,连云搆已残。行人多色惨,啼鸟亦声酸。燕乳辞巢去,鼯饥掠果餐。无情应有恨,长寝夕漫漫。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