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景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雨来未见花间蕊,雨後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猜您喜欢

  • 1.《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唐朝·李商隐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精帘。
  • 2.《赠无著宋朝·李彭萧萧玉涧翁,韵调实瑰朗。怀人修文去,音尘生逸想。岂唯招重客,我庐亦时枉。徽轸发妙言,幽园复清旷。飘忽下岩隈,岁月驶两桨。寒蝉久停号,新禽哢佳响。去者念履綦,方来...
  • 3.《夜宿五层楼·其一明朝·王渐逵半空楼阁肃虚清,浑象冲融灏气明。永夜银河低自照,中天朱鸟静相擎。祥风浣浣仙灵近,湘簟潇潇慧思生。此意未应传下界,晓来悽对万家城。
  • 4.《夜会与邝载道联句·其三明朝·江源数杯频酌寒窗酒,八句新题午夜诗。却叹步兵千日醉,肯孤工部百年期。鬓毛渐短惊予老,眼目长青荷子知。十载江湖今夕会,对床风雨却连枝。
  • 5.《偶作示儿侄明朝·李之世劳骛嗟身事,放閒暂适情。先人遗素业,若辈谢躬耕。入世宁无累,惭人说寡营。行藏吾早定,忧汝学难成。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