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龙图守荆南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壮志高才偃一藩,更嗟贤路此时难。
长幡欲动何妨屈,老骥能行岂易闲。
沙市放船寒月日,渚宫留御古苔斑。
知公未厌还随诏,归看功名重太山。

猜您喜欢

  • 1.《挽杨震卿山长元朝·陈镒芹宫半世守儒官,冷况萧然道自尊。琴在旧堂湖月冷,剑横新冢岭云昏。吴山犹认生前面,楚水难招没后魂。雪满西桥桥畔宅,梅花心事与谁论。
  • 2.《剑门关宋朝·张方平地维绝脉摧鳌足,天垒横霄壮井舆。谁轧祸萌通鸟道,古为风土感鱼凫。壶中日月邻方外,海内山河入帝图。过此益知方面重,万兵开府一寒儒。
  • 3.《倘秀才元朝·郑廷玉卖与个有儿女的是孩儿命衰。卖与个无子嗣的是孩儿大采。撞着个有道理的爹娘呵是孩儿修福来。带云:哥哥。唱:你救孩儿一身苦。强似把万僧斋。越显的你个哥哥敬客。
  • 4.《寄妻父蒋先生四首·其三明朝·江源十霜不见好容颜,知是年来服大还。更喜凤毛归日下,俱存堂上舞斓斑。
  • 5.《七夕与国开诸子夜坐分赋明朝·李孙宸凉风七夕觉秋多,牛女佳期竟若何。灵媛共传先夕会,星桥曾待此宵过。白云天外谁骑鹤,清月楼头客放歌。不用更窥银汉影,溪流当户接明河。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