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平甫赠三灵山人程惟象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家山松菊半荒芜,杖策穷年信所如。
占见地灵非卜筮,算知人贵自陶渔。
久谙郭璞言多验,老比颜含意更疏。
只欲勒成方士传,借君名姓在新书。

猜您喜欢

  • 1.《骢马驱南北朝·徐陵白马号龙驹,雕鞍名镂渠。诸兄二千石,小妇字罗敷。倚端轻扫史,召募击休屠。塞外多风雪,城中绝诏书。空忆长楸下,连蹀复连甫。
  • 2.《好事近·咏梅宋朝·陈亮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 3.《雨中感怀次前韵·其二明朝·江源马蹄终日走尘容,世事都归感叹中。谁学魏公归邺下,独教王子隐墙东。十年征路徒悲梗,五亩何年更种菘。欲寄此身天地外,不知今古几人同。
  • 4.《昼坐明朝·何巩道昼坐高斋初放晴,当门山色背南城。花飞苔径日千点,蝇打低窗时一声。病后客怀多寂寞,梦中人事最分明。十千买酒醒还醉,醒学灵均醉步兵。
  • 5.《壶山四景图·其三明朝·吴希贤翠壶之山凌碧虚,层崖峭壁仙所居。寻常秀色尽奇绝,况有晴云时卷舒。我昔攀缘出云表,决眦遐天众山小。结庐拟向山中栖,日日看云听啼鸟。一朝云起随六龙,我亦乘之登九重。...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