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季野再见寄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衣裘南北弊风尘,志趣卑污已累亲。
流俗尚疑身察察,交游方笑党频频。
远同鱼乐思濠上,老使鸥惊耻海滨。
邂逅得君还恨晚,能明吾意久无人。

猜您喜欢

  • 1.《送邹学士赴南京明朝·王立道摇山仙馆接瀛洲,稷下名儒早见收。玉笋暂随鹓鹭入,金陵重忆凤凰游。传经鹤禁恩犹渥,问道鹅湖意始酬。莫爱江山久留滞,伫看明主待谋猷。
  • 2.《杂言·其十七元朝·张达君德本于学,得师圣则然。成昭与君畴,千古光遗编。我爱版筑士,致君有名言。惟学念素志,进脩若渊泉。愚闇基世祸,瞽行成自专。厥首用颠殒,邦家徒弃捐。
  • 3.《怨诗·其三明朝·伍瑞隆昔年君别妾,江上春风早。今日妾思君,秋庭生秋草。
  • 4.《竹枝词·其三明朝·何吾驺东家女儿食兼珍,西壁含饴但素羹。待各长成十五六,食贫嫁得好良人。
  • 5.《江心寺明朝·沈瓒一点青黛色,翳然云水中。对江瓯郡小,夹岸海潮通。楼阁盘空际,松萝冒浅丛。薄游吾已倦,遂欲息微躬。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