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西山映水碧潭潭,楚老长谣泪满衫。
但道使君留不得,那知青更忆江南。

猜您喜欢

  • 1.《鹤鸣亭独饮宋朝·辛弃疾小亭独酌兴悠哉,忽有清愁到酒杯。四面青山围欲合,不知愁自那边来。
  • 2.《与刚中适甫游惠山宋朝·袁默雨过山前翠欲飞,水云高下正含晖。鱼跳细浪千花碎,蝉倚清阴一嘒微。沈李浮瓜吟齿尽,清风明月满船归。超然不负寻幽兴,拂得荷香在葛衣。
  • 3.《明朝·李孟(养浩)年年五月长中庭,绿叶参差覆紫茎。自与脩篁同冷淡,不随凡卉共飘零。月移清影临书幌,风度幽香袭砚屏。赢得诗人吟不倦,一窗凉雨诵骚经。
  • 4.《秋日园居呈王老师兼寄湛仲宾·其四明朝·李之世一雨能消暑气残,幽斋晴景更宜看。床头堕叶摊书满,槛外飞花扑径寒。山色濛濛当睥睨,商声淅淅戛琅玕。关河迢递知音隔,独抱丝桐未忍弹。
  • 5.《侠客行明朝·沈鍊北里新名侠,门多隐者车。问人寻宝剑,留客注丹书。七贵空闻姓,三公欲造庐。宁甘布衣老,不肯曳长裾。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