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致政朱郎中东归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
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
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
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猜您喜欢

  • 1.《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唐朝·韦庄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蛾散,杨子江头月半斜。
  • 2.《奉和御制御楼及睿谟殿观灯·其二宋朝·余深元宵欲近腊光残,宫殿森严夜气寒。金碧相辉花影动,云烟低覆瑞光盘。臣心共庆千龄会,国势方隆九鼎安。宝祚化成天上事,恍疑身在梦中看。
  • 3.《次韵孀妇叹(用杜工部诗韵)元朝·陈镒城东孀妇发未华,半生苦乐随夫家。前年夫戍死锋镝,姑老子幼长吁嗟。携持幼子独存立,倚帘羞见燕双入。辛勤纺绩得来薪,晨昏奉姑粗供给。邻家女子瑳素头,压鬓金钗髻相并。...
  • 4.《观海宋朝·郭异汹汹澜无际,滔滔势欲东。百川容莫量,三岛杳难穷。天淡祠堂古,云低客路通。暂来回首懒,归辔逐西风。
  • 5.《无尽居士以峡州天宁见邀作此辞免六首·其四宋朝·释德洪五达衢头梵刹新,著书来唤住山人。折松惯扫和云石,披衲难随没马尘。
王安石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安石(1021年12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